1)010.祖师爷赏饭用锹填(新书求收藏,求鲜花!)_娱乐:我,德云大先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演出仍然在继续。

  攒底的活,郭德刚和于慊带来的是一场非常符合天津人口味的《卖吆喝》。

  为什么与平常表演不同的选择了这个?其实原因很简单,按照相声的表演区分难度的话,天津确确实实是最难演的。

  曾经有句夸张的话来讲,说天津方言虽然好学,但天津人有一套自己认老乡的方式。不是所谓的什么哪里吃饭哪里熟悉哪里的包子最好吃之类的……俩都没学过相声的人见面,你来一套《莽撞人》,我来一套《报菜名》,从贯口的气口根脚上面一认,就知道是不是本地人了。

  虽然说出去有点夸张,但“相声窝子”这话真不是白叫的。

  说穿了,这边人听相声挑剔至极。

  不过想想也是,听惯了马三爷的相声,让你在去听俩外行人在那瞎白话,谁能忍?

  所以这一场的汇报演出,其实郭德刚想的很简单。

  我稍微有点名气了,人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一场演出,就是想让诸位看看这个天津跑出去闯荡的孩子如今出息了,用一场最卖力气的演出回报给家乡父老。

  这也是为什么在普遍的天桥德芸社演出票价都已经被黄牛炒到了200块一张的时候,这一次在天津的演出票价只有一百块一张的原因。

  给家里人说相声,您买票是您捧我。

  可我不赚您钱是我对家乡父老的本分。

  而最能体现基本功的《卖吆喝》,说学逗唱四门全占,用来给家乡父老交一份作业是最合适的。

  演出结束,按照道理,观众没听够,得返场。

  而其他人也都来到了后台口。

  一来是一会要翻几个节目提携一下其他人,混个脸熟。二来是一会唱最终结束的《大实话》的时候,全体演员得到场,感谢天津的父老给捧场。

  后台站满了人。

  老一辈的几位先生很开心。

  郭德刚作为班主,带领着一众人回到了天津,看过这一场,几乎可以说这碗饭是端稳了。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要不是真心爱相声,那早就远离舞台了。能留在这的,真的是一辈子都奉献其中,愿意发挥余热,看着相声重新繁荣。

  如今这一场汇报演出能得到天津人的认可,说穿了,将来德芸社全国各地去开巡演底气都足了。

  连天津卫的老少爷们都叫好,你们还有什么说的?

  这就是天津人在相声界的地位。

  而其他孩子们呢……

  情绪却不算多高涨。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发现了一件事。

  几位文字辈的先生上台时,别管好不好,天津人都给了最高的礼仪,全场精力集中的听完。而班主郭德刚和于大爷上的时候,那给的好却是真心实意的满堂彩。

  可唯独到了孩子们这里……

  人家一开始还兴趣挺足的,可听了一会……也不知道是自己的相声不可乐,还是真水平一般,观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