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 登陆准备_巨舰大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汉江易手,甲午战争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东瀛战略进攻,第二阶段算是明军肃清在高丽的东瀛军队)基本走向结束。

  884年9月中旬,高丽国王在京师拜别大明帝国光兴皇帝和内阁重臣们,随即带领自己的王子、朝臣和后宫嫔妃返回汉江。

  几乎同一时期,在大洋舰队主力的配合下,大明第二高丽集团军攻克釜山,把高丽半岛上最后两万东瀛军队一扫而空。

  至此,东瀛维新数十年所积攒的近代海陆军精锐已经基本损失殆尽。

  海军方面只剩下以“吉野”、“浪速”为首的十几艘残破军舰。

  陆军方面原有的7个常备师团,已经有5个被歼灭,损失兵力超过16万,本土的近代化部队只剩下尚未来得及登陆高丽的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

  9月18号,明军大洋舰队出现在东瀛本土近海,当天炮击长崎,明军顶着要塞炮的还击深入港内,发现联合舰队残余力量不在此处之后才撤出。

  9月20号,大洋舰队第四支队掩护陆军一部登陆琉球,十天后击溃占据琉球的东瀛军队,流亡京师已近10年的琉球王世子尚寅抵达首里,登基为王(此时他的父亲尚泰和长兄尚典仍在,不过被软禁在江户,因而被当初逃亡大明的林世功等人推举为新国王,大明内阁予以册封承认),同时宣布琉球复国。

  东瀛在战争前期所获得的战利品已经全部吐了出来,不过这不妨碍他们继续在伦敦跟大明谈判代表顽抗,东瀛特命全权代表陆奥宗光的新条件是:东瀛同意放弃琉球和高丽的利益,双方就此停战。

  然而琉球和高丽本来就已经拿回来了,大明方面不可能什么都不要,就此轻飘飘的放过东瀛人。

  因此,占据战略主动的大明谈判代表直接要求把下一轮会谈地点从中立国的伦敦转移到大明的领土尚海进行,否则谈判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东瀛人当然不可能同意在大明的领土上谈判,那意味着自己将任人宰割。

  于是战争继续进行。

  明军方面,陆军在高丽的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得到整编,重组为东瀛远征军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

  大明准备以此作为远征东瀛本土的核心武装。

  曾经驻扎高丽多年的袁项城上校晋升少将,他手下的练营部队被重组为一个新的改良军步兵师。

  除此之外,大明把高丽王军的残余部分和义军中敢战能战的兵力挑选出来,以缴获的东瀛武器武装,改编为高丽王国近卫步兵师(改良军级别)。

  琉球王国方面也在准备组建一个改良军级别的海防旅。

  当然,时间紧迫,这两个师一个旅不可能拥有真正改良军的战斗力,因而只是在远征军的建制内,除了挑选几百人组成一个象征性的步兵营(琉球为一个连),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