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切记,你不为之,自有人为之。若有这么一日,由你继我政柄也胜过其他人。”

  孙承宗似生了一场重病,口中不能答一字。

  “若将来殿下有登大宝之日,即我退居林下之时!何为政柄所在?心底一定要清楚,”林延潮抚须感慨了一句,“稚绳你不用想得太多,有殿下这一句话,我已是感激不尽。”

  孙承宗垂首道:“恩师如此说,学生实不知用何言语剖析心迹。明日学生求退离京就是。”

  林延潮起身手抚其背道:“你是我的衣钵传人,岂可说这样的话。切记,此事只是你我二人所知,不可泄于第三人知!”

  “另外皇长子问矿监税使的事时,你要站在皇上那边说话,此为人臣侍君之道。”

  “学生不明白恩师之意。”孙承宗问道。

  “殿下要从你身上学的是帝王之术,当年张文忠公于经筵上,多次以周亚夫细柳营之事谕之皇上,后来又如何呢?如何侍君,你要多学学人家沈四明沈相公。”

  “再说这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各行其是,方可阴阳共济!”

  林延潮说到这里甚有惋惜之意,但对孙承宗而言却生难忘项背之感。

  孙承宗走后,林延潮稍歇息一二,陈济川奉上帖子。

  林延潮捏了捏眉心问道:“还有几人?”

  陈济川道:“相爷,这二人最好还是见一见。”

  林延潮对陈济川道:“后面几人替我推掉。”

  不久一位四十有许的官员入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山东参政杨镐。

  杨镐入内后向林延潮躬身道:“下官山东参政杨镐参见阁老!”

  林延潮伸手虚扶道:“这不是京甫年兄?大家是自己人,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杨镐恭恭敬敬地坐了半边凳子,身子前倾。

  林延潮道:“这一次倭寇在朝鲜欲再度兴兵,朝廷上下再议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事,我想起前一年你与董一元雪夜兴兵破了炒花部,于辽东屯田又有政绩,堪为将才,唯独要想统御骄兵悍将,威服朝鲜还是欠缺了些资历,故而没有首先想到你。”

  “我本打算以郭美命为经略,但他言辽阳重地,不敢轻离,就向本阁部举荐了你。我想也是,若辽东不稳,朝鲜何以安。并且张次辅也很赏识你,故而这一次你出任备倭经略应不成话下。眼下你有何顾虑,不妨与我直言。”

  杨镐起身欠身行礼后道:“当初宋仁和克服平壤,郭中丞威震辽东,皆有阁老运筹帷幄,荐举得人之功。下官蒙阁老提携之恩,自当竭力报答,多余想法没有,唯有全力依照阁老的吩咐去为之。今日来府上,是请阁老面授机宜!”

  林延潮笑了笑道:“你这话说的,是不是要吾给你三个锦囊,你到朝鲜再打开?”

  二人同笑。

  杨镐谨慎地问道:“敢问阁老,征朝总兵官,朝廷选用何人?”

  林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