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当年榜眼也是如此的才华出众。

  不少官员士民对于萧良有的奏疏都是打心底支持的。

  但民间也有反对的意见。

  意见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句话出自蔡仲之命,蔡仲之命又出自古文尚书。而古文尚书是你的同僚林延潮亲自证伪的,认为是后儒的托名之作。

  既然是假的,你怎么能用来证明是周公思想呢?你这不是打林延潮脸吗?

  不改名通政司不允发表,最后经过这一番事,翰林院只能改名,将报纸更名为‘新民报’。

  这句话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亲民二字,大学里解释为新民。

  大学里还引述康诰,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作为新民二字的解释,意思是使民更新,教民向善,但也是开启民智。不开启民智,民众不觉醒,民意即无法成为天意,天下为公也就无从谈起。

  经此改名之辱,众翰林们都是憋着一口气。

  不过经过这一番事,也是打响了新民报的名头。

  林延潮主持下的新民报除了使民更新,教民向善外,还有一点,引起了无数腐儒的愤慨,那就是允许登载广告。

  所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任何商家都可以在新民报上登载自己的广告,将自己的商品对老百姓广而告之。

  但是此举真是的是太过分了,君子言义不言利啊。

  好端端的一个翰林院,怎么在林延潮的主持下,居然也开始充满了铜臭味了?

  于是新民报,也引起了一些腐儒们的坚决抵制。

  不过对于林延潮而言无所谓,这些人的思想已是根深蒂固,自己的新民报就是写得妙笔生花,也是救不了这些人,扭转不了他们的观念。

  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人你再怎么努力,别人也不会喜欢你的。

  相反林延潮利用广告的收入,一部分作为润笔补贴新民报的主编,编辑们,另一部分用以降低报纸的成本,以低廉的价格扩大销量。

  在部院三大报中,新民报的销量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是性价比却是最高的。

  京里人口百万,官吏不知多少,至于达官显贵,以及他们子弟也是普通受过教育的,另外有好几千来京举人,国子监学生,识字率本来就接近百分十,远高于大明百分五的比率,甚至比苏杭这等富庶之地还高。

  而且经过五六年来京城里普及义学,京城里的认字人口更是逐步提升,年轻人们读书读报,通过读书读报,增广见识,了解天下大事,这又反过来促进了他们向学之心,如此一个良性的循环正在逐步的形成。

  同时为了增加报纸的销量,增加时效性,使得报纸阅读更加美观,林延潮摒弃了原先的看起来极不清晰的木活字,泥活字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