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9章 总百揆(卅四)河边之伏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没有见过弄巧的持久。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的解释有多种,但核心思想就是速战速决,因为拖不起。

  当初高务实刚给刘綎说起这些道理的时候,刘綎其实是不怎么信服的,因为他当时觉得高务实数次指挥大军并没有怎么贯彻“兵贵神速”的理念,打得最快的一次也不过是平定西北之乱。

  只有在那一战,高务实是玩了一手神兵天降的,其他历次作战时,刘綎觉得高务实都打得很“正”,中规中矩罢了,主打的是一个稳字。

  不过,到了此次西征之前,随着高务实继续给他开小灶,将西征准备一项项分析给他听后,他忽然就明白了过来。高务实所说的“兵贵神速”是战略层面的,跟他以往的理解完全不同。

  首先,高务实从来不打第二遍——意思是,他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要一次性解决问题,不给敌人留下再次生事的机会。

  一场仗今年打了但没彻底解决问题,结果明年又得继续打,这原本是很常见的,但刘綎却发现高务实手底下从来没出过这种事。

  安南、定北、平西、征东,高务实但凡亲自出马,就一定会把问题全部解决,坚决不给死灰复燃的机会,而这就是战略层面的“兵贵神速”——这里的“速”未必仅指打得快,而是在于解决一件事所需要的整体时间足够短。

  诚然,这种事可能只有高务实这样的文官重臣能做到,因为所谓“不给死灰复燃的机会”往往需要战争之后的政治手段来配合,而刘綎这种武将很显然权限是不够的。

  但是,这次领悟依然让刘綎得到了很大提高,因为只有懂得了其中道理,他在军事上才能做好配合后续政治手段的打击,知道该打成什么样。

  根据高务实在此次战前给他的一些预测数据来看,本次西征的花费堪称天量,朝廷方面仅在大军出动之前就需要花费千万两白银,如果战争不能顺利、迅速的结束,那么每拖延三个月,朝廷就要多花费六七百万两的巨资。

  每多拖一个月就要多花两百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就算刘綎以往并不太关心这些,但仍然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所以,他现在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但凡能争取打快一点,那就必须快打快收;但凡能少动一些兵力,那就不要多派一个人。

  八千骑兵和约两千五百威虏堡护矿队很快便整装出发。因为距离肃州城仍有百里,刘綎所部依旧保持牵马行军状态。按照他的计划,等离肃州只有三十里左右时再转入骑乘态,以慢步进入战场,到能被肃州城头目视的距离之后再改为快步,争取在肃州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直接破城。

  此时有个好消息,威虏堡护矿队居然也有马。虽然堡中这批马不是战马,而是原本通过贸易从土默特西部部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