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四二章_花团锦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二章

  过了十多天,一进八月,末伏的暑气还没散尽,一个消息将京城的气氛再次炒热。一向十分低调清廉的京城知府宋大人竟然开了三天的流水席,说是为了自己母亲庆寿。

  皇上听说后并没有在意,“老太太七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做儿孙的开个三天流水席算什么。”

  皇上说完了将手中狼毫笔放下,仔细端详了桌上的大红金箔纸,纸上一个行云流水的“寿”字。皇上点点头,吩咐太监取了白沙过来将墨迹吸干,“裱起来,给老人家贺寿去。”

  宋大人接到这样的贺礼,立刻带着全家朝皇宫的方向三叩九跪,感谢皇上的恩赏。然后又叫夫人给他换了衣服,进宫谢恩去了。

  不过皇上并没有见他,皇上甚至都不在御书房,宋大人只能在御书房外的广场上再三叩九拜,表达他对皇上的感谢。

  皇上给臣子之母贺寿,虽然只是一个“寿”字,可是这个“寿”字和普通的“寿”字不同,这是御笔,是皇上的恩典,说明皇上对宋大人的看重,甚至有人推测出宋大人怕是很快就要入阁拜相了。

  于是,之前只是收到了请帖,只打算送一份不轻不重的礼物却并不打算亲自前往的一些官员纷纷重新变了主意,准备亲自前往了。既然要亲自前往了,那么寿礼就不好太轻了。

  王公贵族们不用说,宋大人是朝廷重臣,有实权,平时拉拢都拉拢不过来,只是以往宋大人太坚壁清野了,他们找不到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当然不会不放过。就算当家人不会亲自前往,也会派个世子或者差不多地为的人去,寿礼更不会轻。

  另外一些官职差不多的比较有家底的也不太用发愁,总能找出一两件拿得出手的寿礼。但是那些没什么家底、又比宋大人官职低的官员就有些犯愁了,太轻了吧拿不出手,谁知道那天就要求上门去,太重了吧买不起,有点发愁。

  尤其是翰林院的这些官员,官职不高大多数都是近几年的进士,俸禄低外快少,堪堪能养活自己,所以都十分发愁。

  在一片愁云惨雾里,怀瑾就显得格外不同了,他既是宋大人的女婿,又是栎阳县主的儿子,“你的贺礼肯定不发愁吧?送的什么?前朝古董还是名人字画?”一个同僚在工作间隙的时候过来问他,顺手在他点心盒子里拿走一块玫瑰糕。

  “哪有,”怀瑾也捏着点心吃,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娘说啦,府里的东西是府里的,我自己要是表心意就自己准备,不能跟府里的一起。”

  同僚们听了都十分惊奇,“你娘……这么……”他们想说你娘这么厉害,但是当着人家亲儿子的面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拍拍怀瑾的肩膀,以示同情。

  不过也有不相信地,狐疑地看着怀瑾,试探他,“你不是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