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章 海军之议3_钢铁,枪炮与穿越异界的工业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海军之议

  保罗·格莱曼最近一有空就研究从船厂主管那里“顺”走的船舶图鉴。

  他发现即使是南方那里流行的船只也是桨帆船,类似于地球上地中海一带的加莱船,这是一种窄长低矮而灵活的,以划桨为基本推进手段的船型,虽然也配备了船帆,但那只是为了在长途航行时让桨手们得以保存体力。

  每舷都只有一排长桨,大型的桨长达十几米,重达300公斤,因此,每支桨一般都是由3至8个人来工作的,一些大型船只上往往配备数百名桨手。

  南方诸国大多使用罪犯和奴隶来充当桨手,大批的桨手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挤在狭小的空间里。

  船只航行的时候,桨手们在皮鞭威胁下,随着鼓点的节奏拼命地开动他们的“肌肉发动机”。

  有那么一句话来形容船上桨手的生活:“如果世界上真有地狱,那么地狱就在桨帆船,在这里,从不知休息为何物。”

  桨手们终日与座板为伍,漂泊在海上,听凭口哨声胡来喝去,在紧张时或借酒壮胆或饱尝鞭挞。

  “真是惨无人道的时代啊!万恶的旧社会。”

  保罗一边感慨,一遍庆幸自己穿越后的出身还不错。

  这种桨帆船在古贝拉帝国时代就有了,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角湾一带风平浪静,短时间内通过人力划桨产生的超强动力和灵活性在那种海上环境里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一点对于那些南方国家的海上对战和商人躲避海盗非常重要。

  而其他国家的海上贸易并不发达,没有动力去革新造船技术,所以普遍有样学样仿制角湾地区的船只,导致全世界用的几乎都是角湾桨帆船或者是它的变种,比如前几天保罗在造船厂里看到的那种。

  桨帆船多为平船,吃水不深,在浅海有优势,深海却是不行,因为包括桨手在内的船员有很多人,补给也是个大问题。

  保罗需要的是那种能够横跨大洋的那种全风帆动力的船只,根据他的估算,如果要将货物通过海运输送到南方,从西北海湾出发到达角湾全程需要跑2000多海里。

  如果不通过南方商人作为中转商,自己跑去东方贩卖货物,那跑的距离就得更长了。这种距离靠桨手划过去,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招募探险家进行一次麦哲伦那样的环球航行,“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了解一下啊”。

  地圆说已经在大部分国家中广为流传,但是仍然缺乏直接有效的证据,如果自己支持的探险证明了脚下的大地是圆的,那么必然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是就目前看来,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的条件,他找到木匠,按照自己对前世的记忆制作了两艘全风帆船只的模型。

  一艘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