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_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天殿内的氛围,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朱元璋对此早有预料,只是微微笑道:

  “不知道汪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臣觉得陛下想要改革的心是好的,可是手段太过激进!

  地方上的事,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惯例,既然老祖宗行了千年的法度,自然有他的道理!

  妄变祖宗之法,不可取也!

  陛下变法,若是激起民愤,导致天下不稳,岂不是不妥?

  臣以为,陛下当收回成命,三思而行!”

  “臣等附议,陛下三思而行!”

  汪广洋说完,已经有不少的官员开始走出来,反对朱元璋的改革。

  老朱也不生气,只是冷笑。

  这些年,类似的桥段已经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他朱元璋何曾妥协过!

  “这段话,朕听得耳熟呀!”

  朱元璋的开场白,有一丝揶揄之意。

  “当年朕改革商税,你们这样说!

  南北分榜,你们也这样说!

  这前前后后,大概有四五次了吧,汪爱卿,朕倒是想问你?

  每次你们都说民心大变,可是哪次有了民变?”

  汪广洋被老朱一席话,说得面红耳赤。其他官员,也一时没了言语。

  以民心挟君王,乃是文官们惯用的手段,大家伙每次反对皇帝的意见,总不能说皇帝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可是随着老朱的改革深入,这一招变得越来越难用了。

  果然,朱元璋道:

  “朕让报社那边给朕做了个民调,似乎和你们说的不同……”

  民调,民调,又是民调?

  汪广洋的脸色涨红,似乎要发作出来。

  他本是一个不惹事的人,可是老朱这些年的做法,却越发让他忍受不住。

  那些愚民,懂个屁?

  他们也配对天下大事指手划脚?

  这句话藏在众人心中,但谁都不敢脱口而出。

  不是每个人,都有像文彦博那样说出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这类句子的勇气。

  老朱也不是宋神宗那种没有多少威信的皇帝。

  胡惟庸见汪广洋被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主动站出来。

  “陛下,臣以为汪相说的有道理!

  哪怕就如陛下所言,此事是对的!

  但这套惯例执行了千年,您说根深蒂固也罢,说积重难返也行。

  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就是民心!

  陛下,改革虽然好,可是如果步子迈得太大,恐怕会影响天下安定呀!”

  胡惟庸的话,让奉天殿内,再次针落可闻。

  他这话不可谓不重,甚至已经有点警告的意味。

  朱元璋也不接话,身为一个英明的君王,他脾气虽然不好,也是杀伐果断之人。

  可政治这种东西,终究讲究利弊权衡。

  稳定,就是君王对于天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才是繁荣。

  老朱现在动的,是华夏千万士绅隐藏的利益,等于得罪天下豪强。

  这些人,在乱世之时,他们可是支持过皇帝的上位。

  如果真的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