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0章 诗是去年写的,人是今年没的_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0章诗是去年写的,人是今年没的

  许存仁此时方才反应过来,原来陛下今日发难,竟然藏着如此多的门道?

  仔细一想还真是,从检校把沈万三带走,到交代一切,这哪有可能是一场朝会就能完成的?

  也就是说,朱元璋只是等搜集完证据,等杨宪落网。

  “许老,你终于想明白了?”

  刘基回头笑道:

  “你有些后知后觉了,其实无论是李善长,还是其他人,大部分都觉察了。

  所以大家的脸色才都不太好看!

  杨宪最近风头正盛,连李善长都被他压了一头。

  他的崛起,离不开陛下希望他将北方一派带起来的原因,陛下对他是寄予厚望的。

  哪怕他有几次犯错,换成其他人可能早就被拿了,但陛下却依然忍下来。

  陛下的居心,李善长和老夫一开始不懂,但后来想明白之后,我们也少去招惹他!

  那是因为我们看到,杨宪身上有一块免死金牌!”

  刘基为许存仁揭开了杨宪的崛起的过程,老许这才恍然大悟。

  他身在国子监,几乎少有关注朝堂中事。

  若不是这次被杨宪打入大牢,又被人所救,他还未必会多看朝堂一眼。

  只想到这里边的波诡云谲,许存仁就有些头疼。

  杨宪的落马,确实是他取死有道。

  他如果不在海盗案中收买命钱的话,就算他有打压异己的行为,皇帝估计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可是他有许多英明的君主的优点,那就是如果为了大局,他也可以很克制。

  但老朱宁愿掀桌子,否定他的战略。

  由此可知杨宪这次是如何突破他的底线?

  他一倒,代表皇帝承认了自己看错人,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是对他威信的很大的打击。

  朱元璋这种强势的皇帝,能主动承认他看错人,为什么刘伯温和李善长都不高兴?

  许存仁不解。

  浙东派在海盗案中可谓是元气大伤,这不仅仅是杨宪将许多浙东派的官员打入牢狱,还有许多不属于浙东派,但天然和他们利益相近的官员,也大量损失。

  杨宪倒台,意味着这些人会重新被启用,这对于刘基来说,应该是非常大利好?

  就是李善长来说,杨宪倒台,他重新回到一人独掌中书省的局面,这还有什么好不高兴的?

  他将自己的疑问提出,刘伯温叹息:

  “如果只说一人,一党,他倒台自然是好事!

  可我和李善长看出来的,是陛下后边的动作,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陛下是如何知道杨宪在下边收买命钱?”

  许存仁摇摇头,刘基道:

  “正常情况下,杨宪或者他下边的官员犯法,皇帝该如何知道?

  其一,是由我们这些御史向皇上弹劾他,可是这次海盗案,我浙东派人人自危,这个渠道自然是没有的。

  其二,就是地方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