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9章 稍逊风骚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409章稍逊风骚【回过头来看,赵二看不起秦皇汉武,对二凤也锱铢必较,除开本人有点拎不清之外,更大原因也是因为秦皇汉武在唐宋时的风评变化。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前面说过的少年天子哲宗。

  哲宗赵煦执政时,曾让苏轼之弟苏辙臧否朝政,而这当中便不可避免要谈到前朝得失,也就是宋神宗时。

  苏辙用“父作于前,子救于后,前后相济乃圣人之孝也”的逻辑,将宋神宗比作汉武帝历数西汉时的种种弊端。

  马超感觉还是低估了三将军的脸皮:你这叫看懂了?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不过话都说到这儿了,不妨顺带看一下曾被赞“有史以来第一作”的《沁园春》。】

  神宗死,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

  也是因此,神宗病重还没噶呢,那边邢恕、蔡确、章惇等臣便已经在谋立雍王或曹王为帝,打算效仿赵二的事情再来一次,混个头等功。

  马超来得晚故而不知晓,而经过张飞解释也有瞠目结舌之感,与一同慨然动怒:

  “吾只幸未生于宋,免得遭见此等龌龊之辈而污眼。”

  只不过没想到哲宗不按套路出牌:你竟敢用汉武帝这个暴君来指代先帝?

  如今来看,秦皇汉武在唐末宋初逐渐并列成为暴君的代指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从安史之乱起,天下皆受藩镇之乱,兵强马壮者为祸于民,这是唐宋之交的百姓最为真切的感悟。

  “嗯……北国风光…冰封…雪飘…内外…舞……”

  张飞据理力争:“军师,俺还是认得不少字的。”

  要不是二凤开贞观之治拉了分,多少也得挨宋朝士大夫几个大耳瓜子。

  不过手中那字条还没写完,便听到了这哲宗继位的种种不易,于是旋即便改了主意: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高滔滔之所以否定变法,更多还是出于巩固孙子哲宗的皇位考量。

  前后恐怕不过二十余年,朝纲几易,而且从后世称那司马光对新政乃是全盘否定,赵匡胤便觉得这宋当时恐怕就陷入了党争这个巨大的麻烦当中。

  说着说着赵普自己都有点拿捏不准,但赵匡胤长叹一口气,感觉也只能如此了。

  但两年之后说不定就……须催催曹彬了,江南已是稳操胜券之局,当快刀斩乱麻后图谋北进,克太原而袭幽州。

  说罢便将方才写好的纸条卷起,重新又撕了一条下来,这倒是引得马超侧目了:

  “三将军竟不觉得这小皇帝无知也?”

  于是干脆他也不再按捺观此字帖的见猎心喜之情,执笔摹于光幕,成字而为诸葛武侯所见。

  笑着称赞了一番夫君的心细如发,长孙皇后眼见那张飞所言顿感啼笑皆非:

  庞统在一旁笑道:

  “后辈见我等未见之天地,造我辈难成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