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敢质疑_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人的皇帝,对这位太孙可真是信任啊。”

  应天府的角落里,有人不理解地嘀咕着。

  “但连这种事都能忍,他就不怕自己被太孙给架空了吗?”

  他们几方人马,早就在这应天府扎根下来,经营了多年。

  因为大势已去,所以在明朝建立后,他们就选择了蛰伏。

  因为不甘心,所以就算知道大势已去,他们依旧是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他们等啊等啊,先是等到了朱元璋开始发疯,又等到了朱标去世,以为机会来了,以为只要他们推波助澜一把,就能让明人的皇帝在立谁为储君这件事上犯个大错。

  想想看,叔侄相争,这是多大的乱子?

  到时候中原大乱,他们才能有可乘之机,可以东山再次,可以重返中原啊。

  这个道理,不光他明白,其他几方势力的负责人也都很明白,虽属于不同势力,但他们本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彼此并不内斗,只一门心思对付明人。

  明明他们已是初步成功了,熬死了朱标,推着朝廷开始讨论立谁为储君,眼瞅着朝廷内外都隐隐躁动起来,偏偏这个时候横空出世了一个皇长孙!

  一个真正的皇长孙!

  这个皇长孙,就是当年本该早早死了的朱雄英!

  朱雄英居然还活着?

  这个消息刚出现时,对所有盼着明人朝廷内乱的势力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想想看,如果朱雄英没“死而复生”,那么,皇长孙就将是朱允炆。

  朱允炆的生母本是太子侧室,后被扶正。

  虽然从礼法上来讲,朱允炆在其母妃被扶正后,的确算是嫡孙了。

  但这件事就不能去细究,若是细究,那还要有得扯皮。

  而只要是有着可以扯皮的空间,他们就能从中做很多手脚。

  更不必说,朱允炆的母家是文官人家,背后代表的利益,是文臣集团的利益。

  以蓝玉、常升等人为首的武勋,本就因为战功跟出身桀骜不驯,又与朱允炆之间既无血缘关系,又无利益关系,甚至在利益方面还是竞争的关系,是敌对的关系。

  这些武勋,又怎么真心顺服朱允炆?

  他们完全可以趁机加一把火,添一桶油,让本就不睦的双方更水火不容!

  若是选择藩王做新的储君,藩王,又是不是能善待太子的后人?

  藩王与太子的“嫡长子”之间,谁更具有礼法上的正统性?

  这些,都有得扯皮呢!

  这种内乱的祸根,是很多盼着明人朝廷完蛋的人最想看到的,盼着出现的。

  这也本是一道无解题,无论选哪一个答案,都无法尽善尽美,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舆论压力,都会导致一方彻底落入弱势一方。

  任这些人之前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朱元璋破局而出,将这件事顺利解决了,还不会动摇明人朝廷的根基。

  他们已是准备提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