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章 佛经中的武学_三国之胜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次在杨府,潘胜虔诚咏读《金刚经》,只觉有股气流遵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在体内循环,滋润着身子,经络被修复,恢复了一流下品武力。

  此刻默念佛经,那股气流又出现了,将心中的焦虑压抑一扫而尽。

  果然有效!

  想不到佛经如此神奇!

  难道里面有定气凝神、修复经络的武学心法?

  潘胜惊喜,慢慢坐下,双掌合于胸前,闭眼参禅,希望再发现点什么。

  这种坐姿是跟智光大师学的,智光大师是当代佛家第一人,想必这个坐姿最适合领悟佛法。

  潘胜的猜想是有根据的。佛经修复经络和定神的效果摆在眼前,就不说了。佛祖释迦牟尼在出家前是一国家的储君,文武双全,经典中记载他曾一箭射破十面铜锣,悟出“佛道”之后,更是得万物敬畏,巨蛇为之遮风挡雨,可见其武艺高强,是个惊世高手。

  既然辛弃疾、李白能蕴武学思想于诗词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为什么不能藏其武学心法与佛经之中呢?

  据说后世的达摩祖师就是窥见了佛经中的武学,成立少林派,创造了少林72绝技。凭着这些绝技,少林在武林独领风骚千余年,更是传下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佳话。由此可见,佛经中确有高深的武学。

  千人观经千个感悟,领悟皆需机缘,即使肯定佛经中藏有武学,潘胜虽对领悟到里面的武学不抱多大希望,但也存着一丝幻想。就像买彩票一样,明知不会中,但依然想买,因为外一走狗屎运中了呢?嘿嘿。

  公元前9世纪,《金刚经》就成书于古印度了,数十万僧人看过它,也不见古印度出现多少高手。由此可见,能领悟武学全靠机缘。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潘胜默念佛经,沉寂在忘我之境中。感觉全身没了重量,像漂浮着一样,极其舒服。耳边传来寺庙钟声,脑中出现一到金黄亮光,将思绪吸引过去。

  突然,他轻轻站起,眼也不睁就拔剑慢舞,似乎速度极慢。

  不,速度并不慢。要不然怎么只见虚影,看不清其面部,也看不清动作。以为动作不大,实则方寸之地、须臾之间已使出十几个小动作。

  过了一会儿才真的变慢。他迈着奇怪的步子,近脚尖点地,绕着花岗巨石胡乱走动,在地上画出一个“卐”字。手也是乱动,没有章法,奇怪的是偶尔张开手也不见剑脱落,仿佛剑被粘在了掌心,又好似剑是从手掌心长出来的一样、、、

  过了片刻,他又盘地而坐,一动不动。

  释迦牟尼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