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上值_侯府鳏夫的摆烂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鹤宇等一众小辈,只能低头眼观鼻,鼻观口,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等小夫妻坐上马车往回走的时候,陈鹤宇才松了一口。

  看着还恋恋不舍回头看的小娇妻,他问道:“你跟岳母大人,聊了什么贴心话?”

  母女的贴心话。。。。。。

  都是教她怎么收拾夫君的,当然不能对着陈鹤宇说。

  梅端斜睇一眼,笑着说:“母亲叫我多学些家事,尤其是要学做几样儿拿手菜!”

  “为什么?咱又不是没厨娘。”陈鹤宇不解。

  “女人会做菜的话,夫君就不会出去吃野菜!”梅端调皮的眨眨眼。

  陈鹤宇愣了一下,大笑道,“那我可就等着夫人做的好菜了。”

  回到侯府以后,陈鹤宇先去找长兴侯复命,又把陈大郎叫去一起商议。

  陈大郎一听大喜,翰林院的日子是极为清苦的,俸禄只有一点点,可谓是十分微薄。

  要不是家里一直支持,他恐怕连现在的生活水平的一半都维持不住。

  马无夜草不肥,清高如翰林学士们,也得拼尽力气搞点额外收入。

  因此,穷书生们都盼望三年一次的科举,穷翰林们也盼望三年一次的科举。

  每逢大型考试,翰林们就有机会出任考官,称为放差。

  最上等的学差,就是去各省地方担任学政,每一届至少能落到手上万两银子。

  中等的差事是地方乡试主考官,不过三个月,也有几千两银子收入囊中。

  这两个差事,还有机会收纳自己的门生,门生也会孝敬师父。

  况且,只有考试名列前茅的学子才有机会拜师,这些人将来极有可能出人头地。

  这份“师生”之谊,足够他们互相帮忙、互相成就。

  最次等的放差,是就近做个监考官,只有两三百两银子的辛苦费。

  梅阁老出手相助,那必然不会是最次等了。

  倘若能有幸去山东省做个学政或者主考——

  长兴侯兴奋的搓搓手,仿佛看到一大堆小钱钱在冲自己微笑。

  他激动的看着两个有出息的儿子,深深的觉得自己简直太能干了,心中颇为欣慰。

  陈大郎倒不是特别在意钱财,反正他老娘、老婆的嫁妆都很丰厚,老爹的一半家底也要归他的。

  并且,长兴侯府的爵位也会由他继承。

  可以说从出生开始,他已经躺赢了。

  翰林院有承办经筵日讲的工作职责,这就好比一个公开大课堂,给皇帝和重臣上课。

  倘若皇帝觉得这个人讲得不错,一时看对眼,直接安排个重要职位,不就是扶摇直上了吗?

  就算不安排要职,好歹也能假充“一日帝师”,是炫耀的资本。

  因此,翰林学士们最想做的就是给皇帝授课。

  但是,这么重要的事往往是由那几位资历更深的老翰林来做,轮不到陈大郎。

  这次终于要轮到他了!

  陈大郎十分兴奋,看着五郎都有些眼泪汪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