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打秋风的白眼狼_成了八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过完年,才入二月,朝鲜王国果然派来使团,带来李㹠的求援奏折,上面写的是可怜兮兮、凄凄惨惨,他是这样卖惨的:

  皇帝万岁爷,你千万要救一救小弟我啊,去年全国受灾,真的是颗粒无收,百姓和王宫里连一粒米都没啦,汉城内外、四面八方道路上都是饿死的尸体,求你送点儿粮食过来救救灾,最好再派点人来帮我们疏通疏通农田沟渠。

  康熙当着使团的面,把走着看完,接着给朝堂上大臣们传阅。

  不一会儿就传到了胤禩手上,通篇看完,八爷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您还知道您是大清的一条狗呐?康熙爷早些年刚亲政时就打过一次蒙古,那时候三番五次让朝鲜派兵支援,就是这个李㹠一口回绝的,现在有难倒是想起上头还有个主子?

  养不熟的白眼狼,真是不要脸。

  若是八爷当上皇帝,别说救援朝向李氏王朝了,没派兵把这个国家灭咯,都或许是因为空不出时间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尤其是李氏王朝这种跳梁小丑。

  但对康熙来说,朝鲜王国并没有做什么很对不起大清的事情,帮帮小弟对他而言,是有利个人声望的事情。

  “都说说看,你们的看法。”

  康熙发话了,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欲言又止,有人抬着头好像不想发表意见——这是正常现象,皇帝还没表达之前,这些官场老油条一个个都选择沉默,毕竟谁也拿不准康熙心中是什么想法,都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不过,有那么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是不会在乎康熙心里想什么的,说错话也无所谓,只要大胆把自己心中想法提出来就行,至于皇帝会不会采纳,那就不关他们的事儿了。

  以张廷玉为首,他踏前一步,不卑不亢道:“万岁爷,臣以为救灾一事需三思而后行,我大清南方粮仓省份,这几年也是连续遭受汛情,农田不知被淹没多少,各省粮仓就没有满仓的年份,国库情况和各省份也没差别。

  这朝鲜国王开口就向万岁爷要粮十万石米,怕是把河南、直隶、山西、山东这几个省份掏空,都拿不出来。而且,这要去的粮食,他们也没说什么时候归还。依臣之见,此事就此作罢。”

  这位老臣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们自己国家粮食储备都不够,哪里有余粮做好人送给别的国家?如果真的要给,也只能是借出,借出必须有归还。而且十万石米是别想的,十万石米还不得十几万石谷子才能打出来?就算砍一半,恐怕也要掏空北方至少两个省份的粮仓。

  所以,皇帝你自己看着办吧。

  当然了,十万石米对大清来说其实是小意思,国库里现在就有不止这么一点,各省单单只漕运只需要十几条船,就能凑出这些粮食。只是张廷玉个人不想如此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