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九章 知足常乐_红楼春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经验来看,学习最好初上手就是名师。

  因为学生便如白纸,好的老师能够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建立好的学习思维和方法,指引学生入门。

  好多人不解“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中的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

  贾蔷以为,这个门,便是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事半功倍,而差的,便是误人子弟。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想来共通此理。

  所以,他宁肯自己一点点去啃《四书大题小题文府》琢磨,也不愿随便去寻个先生,胡乱指导。

  不过想来,距离他接触到名师的机会,也不会太远。

  待太平会馆名声大噪时,名师或许不会前来,但名师的儿孙们,多半会前来观奇景。

  到时候,自有大把的机会去接近,去寻破绽……

  毕竟,是人,就不会无欲无求。

  出了二门,就见刘老实正在枣树下喝茶,神情悠闲。

  春婶儿则和刘大妞在弹棉花,看模样,是要准备冬袄了。

  小石头坐在他娘脚边的箩筐里,咿咿呀呀的叫唤,不时的吐一个泡泡出来,自己乐半天。

  铁头和柱子却是百无聊赖的蹲在门口,见到贾蔷出来,方一起蹿了起来。

  贾蔷先同春婶儿道:“舅母,过些时日我就让人采买些冬衣皮裘来备下,你和表姐不必做这些的。”

  春婶儿闻言,忽地放声大笑起来。

  刘大妞在一旁也跟着乐了起来,见贾蔷莫名,便笑道:“你舅母是笑你说的冬衣皮裘,像咱们这样的人家,穿那些还不被人笑掉大牙?蔷哥儿,你不必管我们,我们没那福分,也担不住。”

  贾蔷皱眉道:“表姐,你这叫什么话?我就不信,你们连穿一身皮裘的福分都没有。”

  他对刘老实一家虽没有太深的感情,但毕竟和这具身体有至亲血缘,而且人性也好,是贾蔷能信得过的亲人,所以并不觉得让他们过的好一点有什么错。

  况且,他又不是白养着刘老实一家,他们帮他做了大部分出力的活计……

  见贾蔷似真有些不悦了,枣树下的刘老实吃了口茶后笑道:“蔷哥儿,不必动气。不是咱们自己轻贱自己,只是日子总是要自己过的舒坦才是。如今这日子,已经是我们最舒坦的日子了。你想想看,外面没有饥荒,不欠人债,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也不用担心伤风着凉头疼脑热的,不敢去看郎中了。手里有一些银子垫底,粮缸里有粮,屋里还有吃不完的肉,足够了!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可要是再好,咱们心里就该不踏实了,也过的不真切。如今这样,得闲了回老街坊还能和四邻里说会儿话,你舅母吵吵骂骂能热闹一天,高兴。可真要穿上了你买的皮裘,她还能回去吗?人家只会在背地里笑话咱骂咱,那就没意思了。人和人处,你过的好,旁人为你高兴。可你过的太好了,旁人就不会高兴了。他们不高兴,咱们也不高兴,为了身皮裘,何苦来哉?不如眼下舒坦。”

  贾蔷闻言,沉默了稍许后,轻声道:“舅舅教诲的是,是我想左了。若如此,不如唤了姐夫回来,舅舅一家安生过日子吧。”

  刘老实忙道:“诶,那就不必了……”

  ……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