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追慕有道之遗泽_少姝的山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娟亦发赞言。

  “先生游太学时,对宦官专权、肆行无道的腐败朝政大加挞伐,扬清激浊,褒贬朝臣,一时朝野成风,竟以臧否相尚,致使公卿以下均惧其贬议而不敢登太学之门,后党锢之祸起,许多师友见戮遭难,他赤子一言:贤人亡矣!此其节义之德。”子献说得掷地有声。

  “先生以名士身份游历陈国、梁国、汝南、颍川、陈留、东郡等国,以礼敬人,尊礼安人,留下几多佳话轶事,后回归故里,于华岩馆门下受徒千人,学有秩序,民风井然,此其持礼之德。”少婵道,“周公制礼作乐至今,虽时移世易,但有德者,言语行事莫不以守礼为上。”

  “先生观乾象晓危邦不支,大厦既倾知诤死无益,遂投身于传经授业,孜孜不倦教导弟子,延续澄清天下之志,外出世而内入世,此其明智之德。”少妍道,语气里有一股少见的铿锵之风,“为人一世,要能不断找到希冀所在,哪怕只有微弱的星星点点,亦是超脱而稳健的智慧。”

  “先生性明知人,恂恂善导,犹重讲授修学为人之大义,士子莫不争往从之,他多于其间提携英彦,议人休咎,了若目睹,皆言后验,使埋没乡间的璞玉浑金得以现世,此其诚信之德。”子默道,“即方才所谓诚信之出神入化了。”

  (休咎:吉凶祸福。)

  “先生由始至终一介布衣,得‘天下楷模’李元礼先生厚待,赞为‘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这称颂世所罕有。”

  (李元礼:即李膺,字元礼。东汉名臣,太尉李修之孙、赵国相李益之子。)

  “蔡中郎曾有言‘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仅此一斑,足见对先生敬仰之致,生前高名扬于天下,身后天下仍高其义。”

  (蔡中郎:即蔡邕,字伯喈,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他所作“郭泰碑铭”,后成为一则汉语成语,意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另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武帝时除天下碑,唯有郭泰碑被下诏特别保留。周武帝宇文邕,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蔡邕所撰碑文,萧统将其收录于《文选·卷五十八》。萧统,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笔者特将碑文附录于本章之后,希冀有更多的人能欣赏得到。)

  “同郡名士宋冲称‘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先生确实无愧斯言。”

  之后亭内不再有人言语,大家深陷追思先祖之德,动容之下一时难以自拔。

  “好了,”就像随意捻起个寻常的物件,少姝说着,将那不知何时复归原样的种子收入香囊中,又轻巧吟咏出声,“藤援绕指柔,果熟落英香。倩语话葫芦,进德辨消长。”

  (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