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2章 各种“致死量”汇聚而成的无上美味——沾益辣子鸡!【求订阅】_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淀粉,最后放进油锅里炸制……喜欢吃辣的就整个煮,不喜欢吃辣的就切成辣椒段再煮。”

  中餐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口味,选择不同的烹制方式。

  比如林旭要做的香辣酥,喜欢吃辣那就做得辣一些,喜欢吃酥就在干淀粉中加点低筋面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整。

  朱勇对香辣酥兴趣不大,他倒是很想学学辣子鸡,因为陆路喜欢吃辣的菜品,尤其是辣子鸡。

  现在有船新版本的辣子鸡,那肯定要学会了给自家黛玉尝尝啊。

  他看着林旭好奇的问道:

  “老板,这个沾益辣子鸡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辣椒的量?还是鸡肉的品质?”

  这个问题让庄一舟也好奇起来,放下碗,认真看着林旭,想知道到底是什么。

  林旭笑着说道:

  “最重要的不是辣椒,也不是鸡肉,而是油,油的量一定要多,不能低于鸡肉的三分之一。”

  沾益辣子鸡所有配料都是根据鸡肉的重量来定的,连食用油的量也是如此。

  】

  因为这道菜中,糍粑辣椒是非常吸油的,油的量少了,这些辣椒刚倒进锅里就会黏在锅里。

  而鸡肉之所以香辣好吃,也是因为油脂够多。

  这么多油脂,不仅能让鸡肉口感油润,同时也能让鸡肉完全密封在油脂中,使得鸡肉在保温的同时,也会越发熟烂脱骨。

  另外,油脂多也能防止菜品变质。

  在滇南部分地区湿热的环境中,菜品剩了只能倒掉,而被油脂护着的辣子鸡,剩下的第二顿重新炒一下,不仅不变质,反而会更美味。

  庄一舟自小在苏南长大,对这种用油量非常不解:

  “乖乖嘞,三斤鸡肉就得一斤油,这跟喝油有什么区别?”

  朱勇好奇的问道:

  “不腻吗?”

  林旭摇了摇头:

  “不会的,等会儿做好了你们尝尝就知道,沾益辣子鸡能成为滇南名菜,可不是够辣就行的。”

  说话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一直在准备蒜粒和生姜。

  大蒜洗净,生姜去皮,一切准备就绪,就专等辣椒出锅。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锅里的干辣椒膨胀了好几倍,尤其是原本皱皱巴巴的线辣椒,这会儿像是返老还童了一样,变成了刚摘下来的样子。

  林旭先把这些线辣椒挑出来放在一边,接着将锅里的干辣椒捞出来,略一控水,放进后厨的大号蒜臼子中。

  接着放入准备好的生姜和大蒜,用大号蒜杵反复搡捣。

  没多久,里面的干辣椒就和大蒜生姜一道,被捣烂成泥,看起来有点像是豆瓣酱,但事实上,这糍粑辣椒可比豆瓣酱霸道得多。

  做完这些,鸡肉还没腌好,还得再等等。

  趁着这个时间,林旭将那些二荆条拿过来,用刀切成段,放到一个盆里,往里面撒入一小勺食盐,一小勺五香粉。

  搅拌均匀,把玉米淀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